开晨会可以用的20个小故事优选

2024年5月15日10:39:46开晨会可以用的20个小故事优选已关闭评论 0

第1篇、励志故事丘吉尔的处世智慧 唯有尊重才是化敌为友的

1917年7月16日,丘吉尔正式担任英政府的军需大臣,可上任没几天,苏格兰克莱德河一带的几个军需工厂里的工人,便联合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罢工。

原来,工人们一直不认同政府的管理,认为他们未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且先是有组织地进行了示威活动,而丘吉尔的前任则采取强硬的应对方式解雇了示威活动的领导人柯克伍德及其助手们,并将他们 逐出克莱德,逼着他们去流亡,以防止他们回来继续滋事,结果最终导致了这次大罢工。

此时的英国正处于一战之中,前方对炮弹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如果大罢工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丘吉尔立即把伍德从流亡地找了回来,和他谈判。让伍德没想到的是,丘吉尔满脸笑容得跟他握手,打招呼,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都没有。而且谈判开始前,丘吉尔竟对他说:我们一起喝杯茶和吃些点心吧!

伍德听后,内心激动不已,在英国,被邀请一起喝茶和吃点心,则意味着对方把自己当成了朋友。而之前英国政府一直将自己看成是极其危险的坏分子。

更出乎伍德意料的是,丘吉尔还答应了提出的所有要求,不仅让他和其他被逐出者回来复职,继续担任炮弹制造厂的要职,还答应了由他制定的员工奖金方案。

《金融时报》得知此情后非常不满,批评了丘吉尔的做法,认为他是向劳工界的一帮动乱、挑衅分子伸出援手,鼓励这些不顾国家利益的趁火打劫者继续大胆地作乱下去。

可事实情况却是,丘吉尔不但使大罢工迅速结束了,而且还让炮弹厂的年产量提升到英国历史上的最高值。

不摆架子,不居高临下,更不拿国家利益至上来说教和灌输,而是平等地看待对方,尊重他们的合理诉求。不要总想着去击倒某个人,除非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站起来,事后丘吉尔曾这样说,高压和威逼,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唯有尊重才是化敌为友的良药!

第2篇、励志故事花瓶里的钥匙

保罗盖蒂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有着“石油怪杰”的称号。有一次,盖蒂要选拔一名助理,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三人入选。由于他们的能力旗鼓相当,盖蒂难以抉择。犹豫之间,他把玩着一把钥匙,对人事主管说:“助理人选下次再定吧!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投标会。”

说着,盖蒂随手将手里的钥匙塞进了一个窄口花瓶里,然后煞有介事地拿起花瓶往外倒钥匙,可是怎么也倒不出来,于是焦急地对三个候选人说:“糟糕,这可是我办公室唯一的一把钥匙,待会儿的投标会还需要到办公室里去取一份文件,你们试试看谁能把钥匙取出来。”

前两人非常小心谨慎,弄了好多次都没成功。这时一个叫杰尼的上前抓起花瓶,用力地摔在地上。花瓶当即粉碎,杰尼捡起钥匙交给了盖蒂。大家看见后都惊呆了,而盖蒂却笑着对杰尼说:“恭喜你成为新助理。花瓶摔碎了可以再买,可是商机丢了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够很好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作出正确选择。

第3篇、励志故事换个方向奔跑

她是黑人,父亲是一个基督教堂的牧师,母亲是音乐教师。父亲常带她去听教会里的各种音乐、献诗,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她从小就显示出超强的音乐天赋。从她两岁起母亲就教她弹琴,她4岁时就举办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

当时她家所在的阿拉巴马州是美国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地方。黑人被公认为是劣等民族,公共汽车上黑人只能坐后座,黑人白人不得同校学习,不得在同一个泳池游泳,甚至不得使用同一个厕所。她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演奏家,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开音乐会,用成绩告诉全世界:黑人绝不是劣等民族!

母亲告诉她一条残酷的规则:只有你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两倍,才能和他们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她谨记母亲的教诲,发愤学习,连跳两级,提前完成了初中学业,并且也一刻没有落下深爱的钢琴。

26岁时,她如愿进入著名的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朝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但是谁也没料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航向。

大二那年暑假,她有幸参加了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在那里,她见到几个音乐奇才,大感震惊。她眼里难度很高的几首曲子,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弹奏自如,而她勤学苦练好几年,也无法达到他们的水平。

她突然意识到天外有天,自己的音乐天赋远不及这些孩子,如果还坚持朝音乐的方向发展,将永无出头之日。既然音乐不适合自己,无法做到世界一流,不如趁早放弃,另觅他途。这可是极为冒险的想法,当她征求父母的意见时,父母都以为她头脑发热,坚决反对。但她义无反顾,毅然放弃了为之奋斗近20年的音乐梦想。她冷静下来,开始调整方向,感觉自己更适合学习政治,随后转入了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时的转向为她的人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2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并破格成为斯坦福大学唯一的黑人助理教授。因为独到出色的政治见解,她渐渐在美国政界声名鹊起,后来又被邀入白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2000年年底,她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被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

她的名字叫康多莉扎·赖斯。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那次及时改变自己奔跑的方向,就不会有政治上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赖斯,多的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二流钢琴师。换一个方向奔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换一种方式更快捷地抵达成功。

第4篇、励志故事快把好话说出口

妻子梳妆完毕,转过身来时,你感觉她很美丽,想赞美一句。可是你怕显得肉麻,你怕妻子不领情,于是你用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来这个”,“我就是不说,她也不会不高兴”等等“逻辑”把你的喉咙栓塞上,你终于没说。

同事获得一项荣誉,你深知那确实是他长期努力的结果,你想对他说:“这是实至名归……”可是,你怕别人认为你是虚伪的奉承,也怕那同事并不需要你这样一个平常人的祝贺。于是,话到喉咙口,你又吞了下去。

下属工作出色,你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你真想好好地表扬他一番。可是,你怕他听了“翘尾巴”,从此失去应有的威严。于是,你克制住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向他布置下一个任务。

上司确实有魄力,处理问题正确果断,而且作风正派、身先士卒,你很想在共同享用工作餐时把大家对他的好评,包括你的肯定,直接告诉他。但是,你怕会被他视为别有用心,怕别的同事视你为“拍马屁”,更怕这会丧失自我尊严,于是,你将话咽了回去。

在楼门口遇上邻居全家,老少三辈,全体出动,是去附近的小饭馆聚餐。看到他们和谐喜悦的情形,你想跟他们说几句祝福的话。可是,你想到人家平时并没有跟自己家说过什么吉利话,又觉得此时此刻,人家也许并不会珍视你的友好表示。你只是侧身让他们一家走过,轻轻地咳嗽了几声。

在商场购物,你遇上一位服务态度确实非常好的售货员,当她将你购妥的商品装进漂亮的塑料袋,亲切地递到手中时,你本想不仅说两声“谢谢”,而且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到头来你还是没说,因为你想着“我是‘上帝’,她本应如此”, “反正总会有别的顾客表扬她”。

在研讨会上,遇上长期的对手,你们的观点总是针尖麦芒般互斥。这回他的发言,尽管你仍然不能苟同他的论述,可是他那认真探索的精神,自成逻辑的推演,抑扬顿挫流畅自如的宣讲,实在令你不能不佩服他的功力。在会议休息饮茶时,你真想走过去跟他说:“虽然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可是我的确认为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你都走到他跟前,又觉得说这种话会徒招误会,而且,你觉得这也实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语。于是你开了口,没说出这样的话,却挤出几句咄咄逼人的“语带双关”的酸话。

你错了,都错了。当你面对他人,心头涌现非自我功利目的、自然亲切、朴素厚实的好话时,你不要犹豫,不要迟疑,不要退却,不要扭曲,你要快把好话说出口。只要你确实由衷而发,确实不求回报,确实充满善意,确实问心无愧,你就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地把好话说出来。即使遇上“狗咬吕洞宾”的情形, “好心换了个驴肝肺”,你也并无所失。因为你焕发着人性善的光辉,你把好话给予别人,即使是你的亲人,那也是必要的播种,善意、爱意、亲和意向的种子。

一般来说,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会接受的。这种子落在他们的心田,多半会生出根,发出芽,开出花,结出果……即使是日日司空见惯已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消磨了浪漫的夫妻,如果在一霎时有好话涌上心头,你赶快把它说出口,不仅绝不多余,甚至会成为携手共度岁月的重要黏合剂。

人与人之间需要好话。非自我功利目的的好话,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多了,而是还很缺乏。

第5篇、励志故事劫匪的烦恼

敢过大江,就不怕小河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辽宁。

两名抢劫银行的劫匪是真的有枪,而且是两把,这兄弟俩是惯犯。他们抢了一家储蓄所后,被警察追捕,慌乱中逃进了一家民房。屋里只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瘫痪的老太太和一个小保姆。

跑了半天,两个人都有点累了。老大把钱口袋扔在地上,开始吓唬这一老一少。老二开始拆枪。因为在被警察追捕的时候他放了一枪,居然没有响,他想拆开看看是哪儿出毛病了,一会儿万一警察搜到这里不还得来个鱼死网破吗 ?枪都拆开的时候,老二问:“万一警察搜来了,我们怎么办?”老大说:“怕啥?这不是有俩挡子弹的。”此言一出,吓得小保姆一声尖叫。老大冲老二使了一个眼色,老二放下枪,抄起一根绳子就去绑小保姆。小保姆拼命反抗,宁死不从。老大提了枪过去帮忙,两人花了不少工夫,直到老大把枪顶在小保姆脑袋上,才把小保姆按住捆起来。他们刚把小保姆绑好,就听见有人说:“举起手来,把枪放下!”之间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握着老二拆开的那把枪,但是已经全部都重新装好了,威风十足地指着两名劫匪。

老大条件反射地就把枪扔了。老二却突然叫道:“哥,那把枪是坏的…”

砰!老太太扣动扳机,子弹划过两名劫匪的头发。兄弟俩下的把手举得倍儿高,嘴里只嚷嚷:“别打!别打!我们不动……”

这声枪响也把四处追捕他们的警察引来了。当警察开门进来时,老太太正跟劫匪老二聊天。警察都乐了:“大妈,您什么来历啊?还会玩枪。”老太太笑了说:“美国枪都玩过了。”

原来这老太太当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63军189师卫生团的,上过朝鲜战场。警察问:“朝鲜战场那会儿可没有五六式啊?”老太太抿了抿头发说:“回国后,我们驻兵石家庄,卫生队旁就是打靶场。我对打靶兴趣不高,但是喜欢玩枪。于是就有机会玩各式各样的枪,时间长了,别管是五六式还是轻机枪,甚至团史馆里存的缴获武器,我蒙上眼睛都能拆能装。”

老太太说我一开始却实吓着了,没打算反抗。可后来看见一把五六式就摆在眼前,枪虽是拆散的,哪能拦得住我呀。一推轮椅就过去了,三两下就把枪装好了,于是就开始立威了。

第6篇、励志故事永争第一

在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万教授,经常会有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也搬到大学课堂?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自鸣得意地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万教授很高兴,似乎成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却莫名其妙,不知教授在玩什么花招儿。幸好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原来,教授是在鼓励我们要永争第一呀!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淡然一笑:“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道:“不是说一定要你们抢坐前排,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有永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才会不断进步,达到事业的高峰!”

第7篇、励志故事自我激励、自我肯定、自我超越,了解心理暗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生活环境优越还是生活条件艰苦,也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少年儿童,或者不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经常使用“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

在“暗示”的过程中,从暗示的具体内容、方式不难判断出暗示者的心理状态。比如,积极的心态,则会给予他人以积极的暗示,像热情、激励、向上、开拓进取、策划成功等等,使他人得到的不仅是暗示本身,而且是得到了温暖,得到了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他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使他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给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他人。以消极的暗示形成“污染源”,受暗示者蒙上精神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暗示、行为暗示、信誉暗示、情境暗示、表情与动作暗示等构成的暗示形式,都会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例如语言暗示,一句激励他人成功的话语,就是“好言一句”,会让人感到“三冬暖”的;给人一句泄劲儿的话,就可是“恶语伤人”,会令人觉得“六月寒”的。语言暗示,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也可能使人际关系受到伤害。又如,表情、动作的暗示,一个斜视的目光,一个撇嘴的动作,难免就会使接受暗示者感到受了污辱;一个用食指指尖指人的动作,就会是显示出暗示者的素质低下;某人面部表情僵硬,就可能使他人感到不悦。长此以往,心境不佳,消极冷淡的表情积淀下来,不仅影响自己、影响他人,还会因此形成某种不良心态甚或导致某些生理部位的病变。

每个人接受“暗示”的程度不同,有些人容易接受“暗示”,有些人对“暗示”反应则不敏感。通过心理学家对不同人群的分析,认为以下四类人群较易接受“暗示”: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丰富知识,不断地提高素质,不断地磨炼意志,不断地独立思考,就会识别抑制消极的暗示。

当然,在接受暗示、施之暗示、自我暗示之际,我们要不断地丰富知识,不断地提高素质,不断地磨炼意志,不断地独立思考,这样就可以识别抑制消极的暗示。 尤其是自我激励、自我肯定、自我超越等自我暗示非常重要,只有在行动中,相信自我,我能行,就会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成功。

 

第8篇、励志故事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算起来从我大三实习开始到今年,我已经进入职场十年了。虽然自己不够出类拔萃,但周围总是会有那种三五年当上总监,十年当上董事总经理的人。仔细偷偷的看看他们的日常,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每天拉开一点点。

今年豆瓣日历的第一句话叫做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作为首页的开封语,让人当头一棒。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自己的改变大业明天再开始吧,但明日复明日,每一天懒散懈怠的自己,组成了自己平庸无为的一生。

而那些职场精英们,他们的每一天跟我们拉开一点点,十年,足以甩开我们100条街。你以为人家的成功因为有背景,因为会拍老板马屁,因为各种你看不上的原因,其实只不过是掩盖自己内心的惶恐罢了。你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个早到半小时的早晨,就足以拉开十年的距离,何况还有其他。

1、嫉妒只会让你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差,而被嫉妒的那个人会越来越好

你嫉妒别人,别人知道么?嫉妒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么?被嫉妒的那个人会因为你的诋毁和暗中挑眉变坏么?聪明人花时间向别人偷着学,没出息的人花时间嫉妒和诋毁别人。

2、不公平本身就是一种公平

强者都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弱者才天天叫嚣各种不公平。

3、付出会非常辛苦可能还会失望,但不付出会很轻松很舒服

努力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会失败,会失望,还会什么都得不到。不付出会很舒服,天天躺着看电视嗑瓜子,但别人有的时候你别着急上火就行。

4、解决烦恼的最好方式:别要那么多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烦躁,怎么干点事儿那么困难那么多人制造障碍。要想得到什么东西,肯定要有所付出,不然凭什么给你呢?

5、你做不到的,不代表其他人都做不到

凡事别那么绝对,你做不到是你能力有限,不是别人也不应该能做到。视野决定心胸,格局决定你能走到多远的地方。

6、起点越低,需要付出的努力需要越大

有时候觉得自己也很努力的,为什么就是成功不了?为什么成就没别人大?这是命么?不是,是你的起点太低了,你只能更加努力才行。不然可以选择放弃。

7、薪水越高,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越少

羡慕别人钱多,出入很体面,那是你没见对方累得像狗一样的每个点灯熬油的夜晚。那些时刻,你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在床上跟周公聊天。

8、薪水越低,自己可支配的人生越少

有句话叫拥抱这个世界。不过客观一点来讲,你有多少能力,就拥抱多大的世界。你的能力反映在自己的薪水上。别老觉得自己薪水低,那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角度高估了自己,有一天你当了老板回顾一下当初的自己,你都感动老板咋能给你那么多钱。

9、多找别人的优点,忘了别人的缺点

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学一条,你就能上天;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你多看一眼,只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狭隘的愤青。

10、别看不起会拍马屁的人,这也是一种能力

会拍马屁也是一种能力啊,如果你当了领导,不喜欢听人拍马屁么?你所讨厌的,是别人能让老板高兴,能让气氛融洽,而你不能也不会。

11、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明天开始读书,明天开始学习,明天开始早起去上班。计划给明天的事情,一辈子都很难实现了。

12、老板只喜欢能为他带来业绩的人

这跟学校老师喜欢优等生是一样的道理。人人都喜欢优秀的人,不喜欢拖后腿的那个。别觉得世界不公平,当你优秀起来的时候,其实这很公平。

13、被职场上的明争暗斗哪里都有,你接受不了就回家躺着吧

明争暗斗没什么不好。看那么多宫斗剧也该有个地方练习一下吧。哪里都有坑,都有明争暗斗的戏,全世界都一样,换100个公司都一样。

14、别把老板当班主任,处处都该提醒你爱护你教你认识全世界的坑

老板没义务帮你教你啊,老板自己还一家子人等着他升职加薪养家糊口呢。老板又不是你班主任,你也没教学费。命好遇到肯教你的,好好感谢吧。

15、别只选择相信能安慰自己的事情

昔日的同学成了富豪,成了科学家,成了音乐家等等,看看穷迫的自己,你会怎么想?肯定是有后台,有老公,有背景。其实你不是不相信,你只是想用自己臆想的谎言安慰自己破碎的心罢了。但这样想你就能比他们好了么?只会越来越差。

16、想要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每个人刚工作的时候都想改变整个世界,但如果连自己的坏毛病都改不掉,只能让世界改变你。

十年,自己从青涩的大学生变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一路上有欢笑也有泪水,自己得到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总体来讲,现在的自己还算过着满意的生活,相比十年前,特别感谢自己能一步一步走过来。虽然辛苦,甚至是煎熬,每一步困难似乎都还历历在目,但好在都挺过来了。

有时候看着身边的老公和小孩,都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十年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生孩子,而且是两个,都有些难以置信。照照镜子发现,自己老了,有了几根白头发,看看以前的照片,真是一张青葱岁月的脸。但十年,也让自己越变越好,每一步都如我所愿。

这16句话,是这十年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到的教训,每一刻都在提醒我,就算再一帆风顺,也不要懈怠努力和忘乎所以。

我是一个紧迫感和危机感非常强的人,每天都觉得明天我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跟我在一起的人,都会觉得我很努力,其实并不是努力,而是害怕失去。

李笑来老师说过一句话:七年就是一辈子。我理解的意思是,七年就是人生的一个轮回,七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我一直相信,每一天进步一点点,十年你就会成为想都不敢想的你自己。

昨天看罗玉凤的文章里有一句她妈妈说过的话:你信命,那这就是你的命。特别有感触。大部分人会用陈旧的眼光看人,包括看自己。不相信一个人的命运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如果有,那一定是神经病,或者傍上了什么后台。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变得更好,但却在受挫的时候觉得,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命吧。

我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但我在过去的十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从相信一个人的优秀来自名师名校,到相信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原来小时候所说的梦想,实现起来很艰难,甚至要很远很长。我一直觉得,只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切,人生的原动力就会发生改变,内心无论做什么都会感到力量和主动感。虽然我至今也没有多牛多好多优秀,但能用十年时间学会相信自己不信命,已经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下一个十年,希望我们都能,越变越好。

第9篇、励志故事豆苗姑娘的体检单

一年一度的体检时间到了,豆苗姑娘赶到植物医院,请医生给她做体检。

在体检的过程中,豆苗姑娘听到青菜大婶(shěn)正在对萝卜(luó bo)大叔说:“萝卜大叔,你的脸色怎么这么憔悴(qiáo cuì)啊?”

“别提了!”萝卜大叔难过地说,“我的身体里长了一个肿瘤(zhǒnɡ liú),都快把我折磨死了……”

“哎呀!”青菜大婶一脸同情地说,“那你可要多加注意啊。上回我的一个亲戚(qi)也长了一个瘤,结果……唉……”

豆苗姑娘看了病恹(yān)恹的萝卜大叔一眼,心里暗自祈祷(qí dǎo):自己可别长什么肿瘤啊!

于是,她也不去找医生看体检单了,就攥(zuàn)着体检单失魂(hún)落魄(pò)地向家走去。豆苗姑娘一边走一边想,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害怕,最后瘫(tān)倒在路旁号啕(háo táo)大哭起来。

忽然,一个声音从头上传来:“喂,豆苗,你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呢?”

豆苗姑娘抬头一看,原来是豌(wān)豆大伯。

“我要死了,别管我……呜……”豆苗姑娘悲痛欲绝(bēi tònɡ yù jué),站起身来跌跌撞撞地走了,连落在地上的体检单也忘了拿。

豌豆大伯捡起体检单一看,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追上豆苗姑娘,拦住她说:“豆苗,你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因为看到体检单上说你长了根瘤了?”

“嗯,豌豆大伯。别人长了一个瘤命就没了,我长了12个……”豆苗姑娘抽泣(chōu qì)着说,“我肯定很快就要死了,呜呜……”

“哈哈!”豌豆大伯听了豆苗姑娘的话之后,大笑起来,“豆苗,来来来,给你看看我的体检单。”说着,豌豆大伯掏出自己的体检单。

豆苗姑娘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接过来一看,不禁叫出声来:“啊!豌豆大伯,你……”原来豌豆大伯的体检单上面写着:“长有根瘤63个。”

豌豆大伯说:“难道你不知道那些根瘤对我们豆科植物来说有多重要吗?”

豆苗姑娘疑惑地问道:“瘤还能是好东西吗?”

“对很多人来说长瘤是坏事,但对我们豆科植物来说,不长瘤才是坏事。因为这些根瘤能够帮助我们吸收空气中的氮(dàn),让我们更好地生长……”

“原来是这样!”豌豆大伯的一番讲解让豆苗姑娘彻底明白了。现在,她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身上什么时候能再长出一些根瘤来。

知识卡片

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一种固氮细菌会寄生在它们的根上,使根的局部体积膨大,形成瘤状突起,也就是根瘤。最小的根瘤只有米粒般大小,最大的根瘤则有黄豆般大小。根瘤形状多样,有枣形的、姜形的、掌形的和球形的,一般呈褐色、灰褐色或红色。根瘤菌虽然从根瘤细胞中摄(shè)取它们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但是它们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为豆科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含氮化合物,使寄主生长得更好,所以说,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的。

第10篇、励志故事成功的信息

有个年轻人想当一名报务员。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于是赶到电报公司去接受面试。虽然他熟知各种专业知识,但要获得这份工作,他必须击败其他7位有力的竞争者。

在嘈杂的等候大厅里,他注意到客户们进进出出,一台电报机正在噼啪作响忙个不停。同时,他看到接待处贴着一张告示,指示申请者填写报名表格,然后等候传唤到里间办公室接受面试。他填完表格,坐下来等待面试。

几分钟之后,这名年轻人突然站了起来,径直走到里间办公室的门前,推门走了进去。其他的候选人不约而同地直起了身子,为这个冒失的举动感到惊讶。他们交换了一下看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得到传唤,所以他们一致认为,那个不守规矩的家伙很可能会受到训斥,没准还会丢掉候选人资格。

不一会儿,年轻人在面试官的陪同下走了出来,面试官对其他申请者说:“非常感谢你们前来面试,但是我们刚刚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他们全都呆住了,一个人不满地问道:“请等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来得都比他早,却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

面试官回答说:“自始至终,你们都只是闲坐在这里等待,这台电报机刚才一直在发出这样的信息:‘如果你能听明白这个电码,请直接走进办公室,这个工作就是你的了。’”

——让自己在心理上准备起来,用心做好当前的工作,你才可能把握机会。

第11篇、励志故事脚下是今天,眼里是明天

有一个少年,在正当读书的年龄里,他离开了学校。好听的说法叫“辍学”,其实就是失学——他读不起了。

他到城里去找活儿干。城里有那么多等着再就业的人,哪里有什么好活儿等着他找?他很清楚这一点。他没做什么绚丽的梦。所以,当一家快餐店的老板答应让他试试,他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那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那是一份工资很低但活儿却很累的工作。他不挑,也不说什么,即使有时一天要跑近百趟、送几百份快餐。

这个少年羸弱、瘦小,人很腼腆。有的客人熟悉他了,偶尔与他搭讪两句、逗逗他,比如人家问他:“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出来打工赚钱的?”他说是。可他接着又说,他不是不想上学,是上不起。他娘一年前病了,到现在也没好,常年药物不断;他的父亲是个残疾人,靠在小镇上开一个烧饼摊,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说他没想要赚那么多、那么多的钱,他只想帮爹顶起家,别让它垮下去。

少年在快餐店里,总有很多新伙伴,因为他们流水一样很快地流来,又很快地流走。除他之外,没有谁在快餐店干长,多的两、三个月,少的,几天,十几天。辛苦的工作,微薄的工资,让人没法不生跳槽的念头,并把它很快地付诸行动。

一茬茬的人来了,一茬茬的人走了。当有的伙伴问他走不走的时候,他总是摇摇头,或者简单地说两个字“不走”,然后笑笑。

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向那家快餐店叫外卖快餐的客人,无论是商贩、店主、白领,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老板,没有人说他不好。那家快餐店的老板信任他,如同信任自己的左右手。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天又一天……他把那个城市的很多大街小巷跑熟了,他把那个城市里很多职业,很多身份的人也跑熟了。

没有人替他记数,可他知道,他已经干了六年了。他已经从当初来时的少年,长成了一个青年。相当一些他的老主顾,都以为他已经成了快餐店的小老板。那些刚刚来到快餐店的小伙、姑娘们,更是认为他是小老板。一天,一个新来的女孩问他:“每个月赚多少?他红着脸说:“三百”。她不信,她说:“不管怎么说,你也是一个小老板了,怎么可能一个月只赚三百。”他老老实实告诉女孩,他只是个送外卖的。

他没有说谎,也不是谦虚,他的确是个送外卖的,六年来一直是,那女孩问他一个月赚多少的时候,还是300元。

人们以为这个当初从偏僻小镇来的少年,大概还会做下去,也不知会做多久。

可是,几个月后,没有任何迹象和兆头,他居然辞去了给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

几天后,他开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

在那个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家政服务公司已经开了很多很多家。很多的家政服务公司在同一座城市里,竞争激烈是很自然的事,竞争一激烈,怎么会有太多的生意?六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都熟悉他了,这些熟悉他的人,都替他的生意捏着一把汗。

几乎没有人料到,小伙子的家政服务公司,居然一开张就迅速火爆起来!不到一年,他已经在那个城市里开了四家连锁公司!他财源茂盛,资产像滚雪球一样,飞快地滚动、飞快地变大!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外地小镇来的,没有任何背景和依靠的人,做的又是几乎无缝可钻的家政服务行业,他怎么会一下子就脱颖而出呢?只有他一干就是六年的那家快餐店的老板不觉得意外,他了解小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知道小伙子是怎样做事,他更清楚:在小伙子老老实实、勤勤恳恳送六年外卖的经历中,他结识了几千位那个城市里的生意人,而生意人,恰恰是最需要家政服务的群体!与小伙子相识的那几千位生意人,都对小伙子有着最好的印象!了解了这些之后,人们茅塞顿开:他早就积累了旺盛的人脉,积攒了厚厚的资源,培养了广阔的市场!他把自己的家政服务业做大,完全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他成了那个城市家政服务行业的名人。可他还像一个整天东跑西颠送外卖的小伙计那样平实、谦和、温良。当有记者缠着他,非让他讲其成功的所谓“秘诀”时,他只反过来问了记者一个问题,就让那个聪明的记者一下子把住了他的成功之脉——他是这样问记者的:“很少会有一个人送六年的外卖,是不是?在这个城市里有吗?”

原来,成功所需要的是,脚下踩着的是今天,但眼里一定要看到明天。

第12篇、励志故事成功,因为他看起来能成功

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他变得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工业大学。四年后,21岁的他成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他专注于电池研究,勤奋、坚韧,成绩斐然。于是他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许多人评价他:“年轻有为,看起来前程似锦。”

拿着借来的钱,他在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里开始了创业传奇。他用了8年时间,使旗下企业的镍镉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一,镍氢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二,锂电池生产量列世界第三,并进军汽车行业。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池大王”和“汽车之子”。其后,雄心万丈的他又将眼光瞄向了世界高端,要利用自己在电池和汽车生产领域的核心技术打造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品牌。这是连美国通用汽车都没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吗?

他做到了!2009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同行已经远远走在了美国前面……”奥巴马所说的中国同行,指的就是他,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

早在2008年9月27日,“股神”巴菲特就看好王传福的电动汽车项目,斥资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巴菲特这样向朋友解释投资理由:“他(王传福)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儿。这家伙就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一定会成功的那种人。”

巴菲特与王传福合作的巨大影响力,使比亚迪公司的股票飚升。2009年10月13日,在最新发布的“胡润富豪榜”上,王传福以350亿元的个人财产成为中国大陆新首富;而此时的比亚迪,也成为拥有超过13万名员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司了。

从借钱创业,到成为国内新首富,短短十几年间,王传福创造了令人目眩的成功传奇。他本是个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但在他成功之路上的几个关键点,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似乎总会遇到“贵人相助”,总能把握住关键的机会,这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他运气好吗?

一切皆有原因,成功绝非偶然。就王传福来说,“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看起来前程似锦”、“看起来做生意一定会成功”、“就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一定会成功的那种人”,正是别人对他的这一系列看法,造就了他的成功。从他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起,他看起来就像是个能成功的人,所以“贵人”们才愿意帮他,机会才选择了他。

他成功,是因为他看起来早就像能够成功。如果研究其他的成功人士,我们也会发现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看上去能成功。

要成功,不妨先在性格、气质、学识、胸襟等各方面,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看起来能成功的人!

第13篇、励志故事捡瓷片“捡”出精彩人生路

有垃圾的地方就有人捡破烂,废铜烂铁、酒瓶、旧书报……但有一种破烂几乎没人捡,那就是建筑工地上的破瓷片。可是,在湖北古城,却偏偏有一个人靠捡它发了财。

他叫王明远,江西南昌人。2009年,他在湖北襄阳市的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有一天,他给师傅搬了一箱瓷片,但打开后发现有好几块烂了一个角,包工头看见了,不分青红皂白就要他赔300块钱!当时,他干一天活,工资只有十几块钱,这一来等于一个星期白干了,他心里很难过。他利用工余时间从工地收集了一些大块破瓷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打磨出了一整箱小一号的瓷片,拿去给工头看,问他能不能用?工头翻过来倒过去地看,再拿它和买回来的同样规格的瓷片比较,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就说:“行,拿去用吧!”王明远说:“这你得补我钱吧。”工头想了一下,说:“可以。这一箱就算抵你赔的300块钱。你再多弄一些来,我每箱给你300块钱。”

后来,他下了班就到处去收集废瓷片,裁制成小规格瓷片卖给工头,一个月下来,倒挣了几百块钱。过了几个月,有人悄悄告诉他:工头收下他的瓷片后,以每箱多200元的价格从老板那里领材料费。这太不公平了!他去找工头论理,要求将价格提高一点。工头很生气,把他辞退了。

他从工地搬了出来,花了30块钱从旧货市场买回来一台手提切割机,又开始到工地去捡破瓷片加工了。他想,既然工头能要他的瓷片,拿到外面去,照样会有人要。他把加工好的第一批小号瓷片以30%的代销费交给郊区古驿镇的一家装饰材料店试销,很快就被人买走了。初试成功,他马上在古驿镇附近租了一间农房,专门为那家材料店加工瓷片。一个月下来,除去吃住,还能挣到将近1000块钱。

那年冬天,他用挣来的钱购买了台式切割打磨机,开始大量加工废瓷片,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在襄阳市有了近10个代销点,员工的工资达到千元以上,而他的月赢利额超过了1万。

2010年春节期间,他回到江西老家过年,乡亲们听说他在湖北当了老板,很多人就来找他,要到他那里打工。这事让他犯难了:襄阳是个人口不足百万的中小城市,建筑业的规模不大,他的加工厂已经开始面临原材料枯竭的危机了,再来那么多人,怎么能容纳得下呢?后来他想,紧挨着襄阳的古城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那里可以利用的废瓷片一定很多,为什么不把厂子搬到那里去呢?他们加工的瓷片在襄阳好销,在广州、深圳、珠海这样的地方也能找到销路,为什么不走出去把生意做大呢?加工废瓷片这一行现在还没有人做,这正是个发展的好机会。

春节过后,他到古城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那里生产陶瓷的工厂一间挨着一间,在工厂的空地上废瓷片堆积如山。他找到一家大厂的业务经理,问他:“你们那些废瓷片怎么处理?”经理告诉他:“过一段时间,花一点钱请人用车把它们拉走,就跟清理其他垃圾一样。”他跟经理说:“你以后就把它交给我来处理,我不要你一分钱,你们只需注意不要把瓷片弄得太破碎了,我还可以给你一笔钱。”经理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就跟他签了5年的合同:他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买下这个厂的全部废瓷片。接着,他又跟古城市的几家较大的陶瓷生产厂签订了这样的合同。他和员工带着自己生产的瓷片样品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装饰材料市场转了一圈,有不少老板愿意代销和订购他们的产品。

3月初,王明远在古城市工业区租下一套空置的厂房,注册了公司,把襄阳的全套人员和设备搬到古城,还添置了一批设备,同时从家乡招来了20多名工人。工人分成四组,一组专门负责收集瓷片和分类,一组负责划线、包装,一组负责切割打磨,一组负责运输销售,经过短期培训,他们很快就能胜任工作,生产热火朝天地进行。到了下半年,生产规模比在襄阳时扩大了将近10倍,产品销往北京、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月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

随着工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3年多的时间里,王明远还会赚更多的钱。

第14篇、励志故事别让自己太便宜

别让自己太便宜

学生时代,我看中了一件米色开司米毛衣,当时对我来说,价格不菲。女生们买很廉价的衣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偏不,喜欢的为什么不要?我把生活费省下来,还去校刊打工,四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梦想的开司米毛衣,穿上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骄傲得像白天鹅。我看不起平庸并自以为是的女生。这个欲望的过程让我很快乐。我就是要穿好衣服,地摊货从来不入我的眼。眼界决定境界。你说你清心寡欲,但人活这一场,想要的为什么不要?我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很刺激。

工作后,每一个阶段我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目标。我不随便买东西,要买,绝对是好东西。上班第一年,我决定为自己买一件昂贵的风衣,我很迷恋老年赫本穿圣罗兰风衣的迷人身姿,决定买上一件。风衣比较实用,可以穿三季,很符合我的气质。大学刚毕业,除掉租房的开销,没多少余钱,但这更能刺激我挣钱的决心,年轻时累点从来就不是坏事,虽然我的目标很俗很不齿。我业余接了一个翻译的活儿,业余翻译者价码很低。大学第二外语我选的法语,学得还不错,翻译是个苦活儿,熬夜加了一个月夜班,一件圣罗兰风衣到手了,穿出门走在大街上,整个人变得特别挺拔,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超级金领,只要人的气质不差,穿大牌跟穿地摊货绝对是两种感觉,不要笑我的虚荣。真的是这样,我从不否认我的喜好。

下一个目标是一趟希腊之旅。这之前,我连国门都没踏出,国内也没走多少地方,但我就是想去希腊,喜欢那里的蓝白小镇。为什么不能去?我的外语不错,完全没问题。我算了一下,费用是一万元左右。这笔钱对于工作没两年的我,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别人都在过紧巴巴的日子,我却眼光那么高,好像有些不合情理。但我可以实现。我联系了一家培训机构,教培训课。为了上好周末的培训课,我无数次在镜子前练习表情,一个初出茅庐的社会人,你没有自信,没有人能给你自信。相反,你如果自信了,所有人都会觉得你行。这就是现实。小半年,我周末几乎都没有休息。除了存够了钱,我的表现力也大幅度提升,从起初的怯场到自如地讲说,口才提高了N倍。接下来我用年假去了希腊的蓝白小镇,那个震撼,让我觉得花两万都值。我不像我的同学,度假去个周边城市景点就满足了。你没去或者说没给自己机会去,结果差别不是一点点。还是那句话,眼界决定境界。穿一件好衣服,去真正想去的地方,不要将就凑合,这样的心态决定了你的状态,你得到的往往不是一个目标本身,它是有附加值的。

就这样,工作不过五年时间,我跟同龄人的状态大不一样,我自信,穿衣有品位,见多识广,我的层面又有了优势,这让我更认清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从来不否认自己的虚荣,这不叫虚荣,对于我来说,是动力。一个女人,你不让自己太便宜,别人也会认为你该是尊贵的。

七年后,我升职,薪水涨了一倍。我已在滨江的楼盘买到一个小户型房子,那是很多人说的高档社区,当然,我只能是高档社区的穷人。但我知道自己配得起它。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去埃及。钱从哪儿来?我已接手了一个大CASE,可能有一年时间我要为它奔忙,我心甘情愿。

第15篇、励志故事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小学的时候,我的大部分时间在果川冰场进行训练。接受柳宗铉教练指导的选手有很多,从单人滑选手到冰上舞蹈选手,在所有的选手中我的年龄最小。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从头开始,再来一遍!”

大赛前运动员会完整练习一整套动作,有一次,教练让我从头练到没有失误为止,如果失误了就要从头再来。我最讨厌的是,在一整套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失误。在最后一个跳跃中失误最冤了。

每当枯燥的训练达到极限的时候、肌肉几乎要绷裂的时候、感觉喘不上气的时候、想跌坐在地上完全放松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够了”“下次再做吧”“这样已经很好了”。有时我真的很想放弃,可是这么放弃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烧水的时候,即使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将水烧到99℃,但如果无法超越最后的1℃,水永远都不会烧开。在水即将沸腾的最后那1℃,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分钟,只要能够承受并坚持下来,你就能打开下一扇门。这样你才能进入自己梦想的世界。

99℃和100℃之间,虽然是很小的1℃的差别,但那是水能不能沸腾起来的大差距。

我不愿意让自己努力完成的事业在最后一瞬间化为泡影,让一切都归为零。世上最难的、最重要的也许正是这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第16篇、励志故事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那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而乏味。而下班之后,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埋头大睡。

有一天,隔壁才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我忍住气,听着他们在隔壁房子走来走去,很多脚步声起起伏伏,我终于忍无可忍,爬起来,穿着一身破旧睡衣去敲对方的门!

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穿睡衣造访吃了一惊。

“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吗?”

他毫无怒气,只是笑着说:“来看我们的演出吧?”

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

那时的广州,多的是等待奇迹的场地,只要你有真材实料,就可以跳上舞台尽情地秀一把。

而那时的石牌村,一间一间被分割成鸽子笼一样的狭小房间里,住的就是那些期望人生燃烧奇迹的人。

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就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看出来。贝司手的贝司,漆都掉光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的贝司。

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你说你们会红吗?”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

我突然笑了,跑到阿木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背脊一个个递给他们。“阿木,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那件衣服还挂在窗外没有晾干,事情就一件接一件地发生了。

先是他们的键盘手在村口被人飞车抢了——钱倒没多少,人却被剐倒在地,拖行了好几米,手伤了不能演奏,于是整个乐队只好停止排练。

一天晚上一起去吃烧烤,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直勾勾地看着我说:“丁晓柔,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我把一块撒满粉红色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

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

初春的夜晚还带着寒意,我停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服装设计师。”

“那你就去做啊!”阿木用力地拍着我的肩,“丁晓柔!你行的!”

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了职。此后,我一天只吃两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学习服装设计。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居然忙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抬头,竟然是深秋了。这样的生活,难道不美吗?叶子扑簌簌落下来,就是为了明年再一次骄傲地站在枝头。

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丁晓柔!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

“啊——”我尖叫着。还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让我振奋的呢?

那天以后,他们搬走了。我因为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字条:丁晓柔,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

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

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成了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如今,每次开车的时候,我都习惯把电台调到音乐台,然后从沙沙声中一个个跳过去,搜索我曾经那么熟悉的一群声音。他们红了没有?还是像大多数的有梦想的人一样,在命运来临之前,就再也寻不到踪迹?可是我却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第17篇、励志故事复旦女孩,在欧洲当农场主

赵丽出生在合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00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经营医疗器械的大公司做策划文员。与这个城市的气温渐渐升高相反,她的工作热情越加冷却。不愿拘泥于一潭死水中的赵丽,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

突发奇想,要去欧洲当农民

有一天,在德国留学的堂妹从网上发来了一些她在当地农庄打工的照片,看后令赵丽惊羡不已:青青的草地上,堂妹驱赶着一群奶牛,蓝天白云下,这位“牧牛女”简直成了天使,漫山遍野的深紫色“海洋”里,她脸色微红,正弯腰低头用小刀一丝不苟地割取薰衣草花穗……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田园生活是那样惬意。“假如能去欧洲当农民,简直妙不可言啊!”这些照片,带着浪漫的质感,像一只温柔的小手,轻轻攥住了赵丽那颗无限神往的心。

第二年春天,在旅欧经商的伯父帮助下,她终于来到了德国波恩。

迪克尔农场的斯克泰夫妇热情地接待了她,带她到处参观。一路排开的四幢房子,每幢都有两三百平方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圆筒状的仓库,堆着未出售的小麦和豆类。第二幢是工具房,里面有钻床、刨床等机器,就像小工厂的车间,从修理汽车到修理拖拉机的所有工具应有尽有。第三幢房子是车库,为简易大平房,里面存放卡车两部、拖拉机两台,还有收割机、播种机、锄草机、打捆机和挖土机等。

最气派的还是斯克泰夫妇的住处。这是一幢以乳白和粉红色为基调的欧式小楼,共3层,有20多个房间。虽是农村,里面的设施与都市住宅几乎没什么区别。有冷热水管,厨房里有燃气灶和电灶,有上了互联网的电脑,还有宽敞的书房、办公室和健身房等。

过去赵丽只知道德国工业很发达,他们生产的奔驰、宝马卖遍了全世界。到这家大型私人农场后,她才吃惊地发现,德国人种起地来同样了不得!尽管这家农场有2000多亩地,但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平时斯克泰夫妇两人就能轻松搞定,只在农忙时雇几名帮工。

更让赵丽感到新鲜的是,农场在每次耕种前,斯克泰都会开车到每块土地上取土样,车上配有卫星定位接收器和笔记本电脑,可以显示每份土样提取时的准确位置。土样送到一家专业的土壤测验室分析,数据输入电脑,屏幕上对每块土地一年来土质肥力、酸碱度、有害残留物等变化及时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电脑就可以进行多方案计算,定出本季度哪块地最适宜种植哪种植物,需要施放何种肥料,以及使用土改剂的数量。

这些农作物收获后,也是通过互联网交易的。德国一些大型粮食出口公司,每天都对外公布大豆、玉米等的收购价格,浏览期货市场的行情后,一旦觉得价格合适,就可以向其出售。

满眼新奇,打工胜过读大学

工作近一年后,赵丽又来到Vostp,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男主人托尼从部队退役,结了婚,在这里买下一块100英亩的小农场。托尼先生说,农场是他从小就梦寐以求的生活。“要么拥有一片农场,要么拥有一艘游轮。”

这对年轻夫妻饲养着200多头纯种奶牛。第二天,赵丽就开始了工作。早上是固定的挤奶时间,以前在现实生活中连牛都没见过的她,怎么也不敢靠前,等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蹲到牛肚子一侧,小心翼翼地努力了半天,挤出来的牛奶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还没办法让牛奶准确地落人盆子里,洒得满地都是。等她掌握了挤牛奶的方法后,才突然觉得,原来一件看似不经意的事情里需要耗费如此之多的心思。

一整天,挤牛奶、去葡萄园施肥、拔草,几项工作做下来,虽有些累,但是比起昔日枯燥的办公室生活,赵丽还是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这种生活的饱满。

欧洲人推崇生态农业,托尼先生发明的“在稻田里养鱼”的高效混养模式,令赵丽感到非常新鲜,且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每年6月,托尼都要将上千只小鸭子赶到他刚插完秧的水稻田中。这些小鸭子对那些秧苗完全视而不见(对它们来说,秧苗含有许多二氧化硅等矿物质,口味不佳),却狼吞虎咽地吃着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它们的排泄物是水稻极好的肥料。这些小家伙在稻田的土床上来来回回地搅动,刺激了秧苗的根部,从而使水稻更快地成长。随着季节的变换,托尼还在稻田中放养了像泥鳅、草鱼这样的淡水鱼类。

而浮萍——一种水中的蕨类植物,则可以用来阻止那些贪吃的鸭子对淡水鱼的危害。浮萍利用太阳能将氮固化在稻田的土壤中,从而为水稻的成长提供天然的养料。它同时会滋养出一种叫做蓝绿藻的植物去喂养一种虫子,这种虫子恰恰是这些鱼的食物。而鱼的粪便也是水稻的养料。

秋天,他将鸭子赶到粮仓中(否则它们将会把成熟的稻子吃掉),让它们在那里产蛋,鸭子被喂养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出售了。最后,他将大米、鸭子、蛋和鱼类,一一照单卖给他的订户。

当上农场主,财富快乐双丰收

在德国生活一段时间后,赵丽发现当地人特别喜爱有机蔬菜。这种不用化肥、农药和催熟剂的生态蔬菜,尽管价格贵得惊人,但因绿色环保,在市场上格外抢手。细细品尝,这种菜的滋味芳香清甜,特别原汁原味。“哪怕是采取最简单的烹调方式,随意蒸熟,或拌成沙拉,加上少许盐,都会美味可口。”

尽管种菜的利润相当丰厚,但因管理麻烦,当地农场主却对之没什么兴趣,他们反而乐意大面积种植粮食和葡萄这类“大路货”,用来酿酒。赵丽产生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自己租块地,专门种植最能赚钱的生态蔬菜。

2006年春天,她先在一个朋友处租了200亩地,由于手头只有3万欧元,别说购买机械设备,连租地的钱都不够,幸好银行能提供小额低息贷款,这才帮赵丽解了燃眉之急。在德国最贵的就是人工,好在这里有很多前来打工的罗马尼亚人,工资便宜不说,干起活来手脚麻利,效率相当高,当地人也喜欢雇用他们。

就这样,赵丽开始带着5名工人精耕土地,铲土做埂围成一块块的畦田,每一畦都种着不同的蔬菜。在家时赵丽是个“五谷不分”的女孩,更不要说种菜,现在包括温室培植菜苗,甚至是开小型拖拉机等,她必须都要学会。逐渐地,赵丽白嫩嫩的双手被厚厚的茧子覆盖了。

这天,赵丽第一次在土豆地里见到了亚麻。当时她还因它们的美丽,从内心发出夸赞。但很快,这种开着蓝紫色花朵的植物就让她烦恼不已。因为种有机蔬菜不能使用除草剂,这种浑身带刺的杂草,只能靠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亲手拔掉。

欣慰的是,赵丽辛勤的汗水并没有白流。时间不长,柿子椒开始结果,挂起了碧绿的小灯笼。草莓也不甘寂寞,红艳艳的小果纷纷探出头来,煞是可爱。顶花带刺的黄瓜更是长势喜人。经有关部门化验,各种环保指标均合格,于是赵丽的生态蔬菜经严格包装后,被摆到了波恩市各大超市的货架上。

第一年,除去各种开支,女孩净赚18万欧元。在德国富人眼里,这点财富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一位种菜新手来说,牛刀小试就有如此收获已经是很不错了。这也大大激发了赵丽在异国创业的热情!

接着她又租下一大块地,并种植了英国“王子果”、日本迷你南瓜、法国小叶欧芹及美国芜荽等,这些新奇品种不仅外观漂亮,有的瓜果造型还十分奇特,让人大开眼界。这些蔬菜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2008年,赵丽通过朋友帮助“盘下”两家濒临破产的家庭农场,成立了自己的Aitap有机蔬菜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如今,她已有了总面积2000多亩的生态蔬菜种植基地。产品除德国外,还远销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

在德国5年,除创造了100多万欧元的财富外,赵丽说比赚钱更珍贵的,是她观念的深刻变化及心灵得到的洗涤。她认识一对年轻的农民凯瑞和琳娜,第一次应邀到他们温馨的小家做客时,琳娜招待她的是夫妻俩制作的甜点和草莓酱,并自豪地称一切用料都产于自家的农场。这对农民夫妇表面上看“很能干”,甚至有些“土”,细一聊才把小赵吓了一跳:原来男的毕业于著名的柏林大学,曾在一家大型证券投资公司任职,女的曾是一位银行的中层管理人员。几年前因为厌倦了都市生活,夫妻俩干脆跑到山野中做起了农民。凯瑞说,过去职场上的那种不安和焦虑感一下消失了,在这里他们获得的快乐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收益!

赵丽说,现在国内不少大学生都不愿去农村当“知识型农民”,毕业后想方设法往大都市挤,哪怕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而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却争着到乡下居住,他们热爱这种生活,快乐地做着农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就连查尔斯王子都有自己的农场,并以“农民”身份为荣呢!

第18篇、励志故事姚明:你打到了我的痛处

在过去的8年中,我曾经3次采访到姚明,第一次是2002年,那时他刚刚参加NBA选秀成功,即将离开中国,当时的心情忐忑不安,甚至走到了海关,都有回头的冲动。那时他对NBA不了解,对美国也不了解,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第二次采访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当时他带领中国队全力拼搏,特别是在与立陶宛,西班牙等几个场次的比赛中,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他提出的口号是:“把中国队扛在我们的肩上。”第三次也就是最近,他带着脚伤,一瘸一拐地来到了采访现场。

8年中的3次采访,我看到了姚明成长的一种轨迹,也正体现着中国篮球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归纳为5个:

第一是成长,2002年姚明刚刚22岁,是个身体单薄的大个儿,还有一些稚嫩的感觉。8年后,他已经是一个壮实的坚强的NBA中锋了,当然这几个月的休养,让他的体重有所增加。

第二个变化就是身份的改变,8年前,他是作为NBA选秀球员进入美国,后来成为火箭队的主力,在2009年他入股了上海男子篮球队,成了俱乐部的股东,从个人的球星,成了姚老板。

第三是财富的变化,他每年有7600万美元的年薪,再加上各种商业代言,这种财富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传统的中国父母教育姚明要把赚来的钱,非常谨慎地打理,都存在银行里。姚明的确遵循了父母的教诲,据说他在火箭队里买的车不是最炫最贵的。给家里人买房子都会进行非常谨慎的投资,但是在2009年他做出了进入NBA之后最大的一笔支出,那就是购买上海男篮。

第四个变化,就是姚明的情感之变,在2002年离开中国的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8年间,他恋爱,结婚,在2010年7月他将会成为一个父亲,在1980年姚明出生的时候,上海的报纸上登了一个小豆腐块的文章,说他将是上海篮球的希望,因为他的父亲和母亲也都是篮球运动员,现在媒体也期望姚明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中国篮球的运动员。姚明对此只能笑一笑,他觉得一个人还没出生命运就注定了,这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幸好他自己很喜欢篮球,但是他不希望限制他孩子未来的选择。

第五个变化,就是思想的变化,姚明是一个有头脑的运动员,他善于为自己规划人生,他明白运动员的生涯总是有限的,他希望通过购买上海男篮,为自己未来构建一个更好的平台。

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前几天,他刚刚出席了一个盛大的体育人物的颁奖典礼,在舞台上运动员得到了很高的荣誉和人们的掌声,但是在这之后呢,姚明和他的几位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发现很多他熟悉的运动员非常悲凉,比如几位和他一起从小打球的球员,因为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也没有必要的职业培训,所以退役之后只能做一些保安、看大门等工作,每月的收入千余元,生活相当窘迫,他觉得和颁奖典礼的辉煌相比是一种巨大的反差,甚至是一种讽刺,所以他在带领上海男篮的时候,所聘请的课外辅导员,是一些老师学者和社会各界的人士,带着球员参观博物馆,去看大剧院,去了解各种职业和学习的可能性,其实就是希望运动员不要只是封闭式的训练,希望他们更多地了解现实的世界,学会一些生存的能力,他希望把他的球队打造成一个快乐的球队,他非常愿意为这些金字塔底部的运动员们,创造一些出路。

为什么姚明说我问到了他的痛处呢,当他想把在NBA学习到的先进的管理,带入上海男篮的时候,他遭遇到人情社会和契约社会给他带来的巨大冲击。他必须告诉他曾经的教练“下课”。要和自己很熟悉的朋友说“请找你的经纪人来和我们的管理团队谈你的合同”,这样的谈判和选择,在中国的人情社会往往会被认为是不讲情面,让人下不来台,甚至是重钱不重义。每到这时,他都感到很痛苦。幸好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成功地引进了美国的教练,朋友也留在了男篮。但是姚明仍要面对CBA体制不够健全,经营模式还处于亏损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姚老板的日子并不好过。

说到姚明8年来的5个巨大的转变,我很欣赏他,8年来他走得都相当稳健,而且在巨大的财富和名气面前,他也没有失去自己的平常心,这是很难得的。2010年是他的而立之年,也将是他将成为父亲的一年,还要经营着自己的球队,还要再回到NBA去打球,所以他的担子真是不轻,从一个大男孩到一个男人,可能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承担责任和去改变世界的勇气。

第19篇、励志故事第一次投稿

我不知道别人在第一次投稿之前是否有过五彩缤纷的作家之梦,也不知道他们是乐在其中还是苦不堪言。我第一次投稿既非出于梦想,也非为了功利,只是出于莫可名状的好奇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和敢干,才在偶然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第一次投稿而中的,从而在业余时间自觉不自觉的走上了这条既有艰苦又有快乐的“爬格子”的道路。

那一年,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第一次走进大学的校园里,对于一个从贫瘠的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乡下男孩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

一天,我去图书馆看书,路过学校里的那个校办的文学报社门口时,看到阅报栏里贴出了当天的校报。我于是驻足品读,发现上面的不少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并无什么奇巧之处。我当时想,倘自已写来,或可写出新意。

那时,我正好看到阅报栏里的一张《中国青年报》上赫然登出了北方一家报刊的征文启事,看着上面诱人的奖励条件,斯时斯地,此情此景,我竞萌出了投稿之念。于是我连图书馆也不去了,匆匆回到宿舍里,报着试试看的念头,展开笔墨第一次写起了文章,写好“大作”后,我还另抄了两遍,分别投向北方的那家报刊、学校的校报和当地的一家日报。

没想到,很快的,我的第一次投稿,竟先后在三个地方开了花,更让我高兴的是,后来北方的那家报刊还居然给我的“处女作”评了个二等奖,同时还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当知道这个“新闻”的老师和同学向我“恭贺”、“祝福”时,我当时的小心眼里确实还真美了一阵子。因为在当时,我们学校的学生还几乎没人在外地报刊上“光明正大”的刊登过象样的作品,更不用说获得荣誉和奖金,这更让教我的老师为他学生的作品“一不小心”的在报刊上“亮相”而欣喜若狂,并不时在课堂上当众对我大加赞赏。

现在看来,我那篇所谓的“处女作”文章只是我当时一时的意气之作,粗糙稚嫩,简直算不上什么文学作品。然而,正是这第一次投稿和见报获奖的文章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激发了我走写作之路的信心和勇气。自此以后,我向报刊杂志投稿便一发不止而屡屡发表……也许正是这一次投稿,决定了我今后的道路可能与写作有缘。

我学的是师范专业,经过一段师范生生活的锻炼,我发现,我更大的兴趣不是写作,而是在学校执教鞭,我向往那教书育人的生活,崇尚那清贫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毕业时,我放弃了到政府部门和县城学校的一些诱惑,自愿来到一所偏远贫穷的乡下中学教书,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意志,我所带的班级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也因此得到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嘉奖。

人,一旦有了写作的爱好,就像抽烟的人有了烟瘾,哪怕环境变化,也免不了旧病复发,工作之余,我也不时写些小稿,署上笔名,投向一些可以发表议论、抒怀胸臆的地方,也时有收获。

因为有过见报的“光荣历史”,于是被人认为是可用的“笔杆子”,当地的领导也算发现了一个难得的“秀才”,他们积极游说我务必到政府部门做文字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的作品又开始接二连三的见诸于报端。值得庆幸的是,我发表的不少作品也频频获奖。

后来,组织上安排我到了政府部门工作。期间,又借调我去了许多部门工作,都是在办公室,主要是搞文字工作。现在看来,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愿望算彻底的要泡汤了,由原来耍“嘴皮子”变成了现在玩“笔杆子”,我又回到了第一次投稿给我开辟的道路上。

实践虽然使我深知,写作是一条荆棘丛生、曲折艰苦的道路,然而在师范学校里的那第一次投稿,似乎已决定了我今后只有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第20篇、励志故事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本

再试一次 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温馨提示: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