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2、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5、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6、结合本文及《〈孟子〉两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7、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8、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
12、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性吗?为什么?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6、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
17、说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18、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
19、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21、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哪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22、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3、选自《孟子?告子上》。
24、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