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欲常逸,食须常少。劳无至极,食无过饱。——王蔡《修真秘要》
2、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陈继儒《养生肤语》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黄帝内经》
4、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蒲虔贯《养生要录》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耳《老子》
6、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曹廷栋《老老恒言》
7、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王《泰定养生主论》
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9、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富兰克林
10、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龚廷贤《寿世保元》
11、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龚廷贤寿世保元》
12、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陈直《养老奉亲书》
13、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辞》
14、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刘承干《嘉业堂丛书》
15、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华佗《中藏经》
16、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7、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吴瑭《温病条辨》
19、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胡文焕《养心要语》
20、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陈继儒《食色绅言》
21、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王文禄《医先》
22、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3、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吕坤《呻吟语》
24、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刘安等《淮南子》
25、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蒲虔贯《宝生要录》
26、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王文禄《医先》
27、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陶宏景《养性延命录》
2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
30、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龚廷贤《寿世保元》
31、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急千金要方》
32、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列御寇《列子·扬朱》
33、爽口物多终作疾。——李时珍
34、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杨名时
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道。——李耳《老子》
36、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高濂《尊生八笺》
37、人以谷气为主,是以得谷者昌,绝谷者亡。——王文禄《医先》
38、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泰定养生主论》
39、食不语,寝不言。——孔丘《论语》
40、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阴符经》
41、安人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42、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曹庭栋
43、世上最好的医生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情。——史威福特
44、太饥伤脾,太饱伤气。——曹庭栋
4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46、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万全《养生四要》
47、烟有百弊而无一利,茶有百利而无一弊。——佚名
48、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张子和《儒门事亲》
49、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韩非《韩非子》
50、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蒲虔贯《养生要录》
51、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
52、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曹慈生《养生随笔》
53、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曹廷栋《老老恒言》
54、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55、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
56、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于屋宽。——石天基《传家宝》
57、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高濂《尊生八笺》
58、治目当如治民,治齿当如治军。——苏轼《东坡志林》
59、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退。——蔡清
60、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高濂《尊生八笺》
61、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
62、眼睛害病从手起,肚子害病从嘴起。——佚名
63、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葛洪
64、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胡文焕《类修要诀》
65、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蒲虔贯《宝生要录》
66、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刘安等《淮南子》
67、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尤乘《寿世青编》爱说啦
68、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袁坤仪《摄生三要》
69、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李光庭
70、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梁章钜《退庵随笔》
7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72、腰腹下至足胫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蒲虔贯《养生要录》
73、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何坦
74、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朱震亨《丹溪心法》
75、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备急千金要方》
76、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7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素问·上古天真论》
78、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胡文焕《类修要诀》
79、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佚名
8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曹廷栋《老老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