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
2、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非如是,不能使人以半寸砥石弹之。
3、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
4、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5、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6、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7、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8、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
9、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
10、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贵鬼。
11、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12、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13、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4、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
15、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16、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
17、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18、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9、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20、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21、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2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23、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24、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5、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私门将实,公庭将虚。
26、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27、巧为r,拙为鸢。
28、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
29、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0、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31、操法术之数,行重罚严诛,则可以致霸王之功。
32、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33、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34、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35、令必行,禁必止。
36、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37、深智一物,众隐皆变。
38、矜伪不长,盖虚不久,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39、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
40、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1、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
42、凡所谓崇者,魂魄去而精神乱,精神乱则无德,鬼不祟人则魂魄不去。
43、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44、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45、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6、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47、树祭骈勹终撸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48、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49、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
50、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1、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52、因可势,求易道。
53、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54、进贤材劝有功,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55、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56、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57、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58、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
59、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60、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61、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
62、矜伪不长,盖虚不久。
63、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